热点搜索:北京癫痫病医院 生殖器疱疹治疗 尖锐湿疣初期图片 牛皮癣症状

读《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》,原国医本味

2013-04-16 17:58   责任编辑:admin

用手机实时咨询在线医生,免费预约挂号.《搜疾病问医生》Android:点击下载 iPhone:点击下载

近来读潘毅教授《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》一书,最大的感觉是亲近却又陌生,最大的收获是国医本味虽渐失却可还原。这本书是在谈中医,通篇读下去不少是在谈哲论道,谈易经,谈阴阳,谈五行,其实谈的就是中医的根。如果说莫言的《红高粱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,那么潘毅教授《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》更像一篇寻根医学的著作。合卷长思,脏腹似翻腾着一壶辣冽苦香的老酒: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

毫无疑问,由于文化土壤的问题,我们的中医已经去到了被边缘化的境地,其实何止中医,所有的国粹都在边缘化、碎片化、流失化。因为我们的国学都来自于同一个根脉,也就是书中中医的“元神”:那些来自于先秦的哲理,那些深邃的周易,那些河洛文化的智慧,那些独特又暂时没能跟西方实证哲学完全接轨的思维体系,一方面还顽强地根植在大街小巷,一方面又知音寥落流失渐多,像一片摇摇欲坠的花园,姹紫嫣红开遍,却都付予了西风凌冽。所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潘毅教授写下这洋洋洒洒几十万字,想去留住中医背后的灵魂,想去挽救一片渐行渐远的江湖。单是发心,就难能可贵。自西学东进,中医一直饱受质疑:中医无用论,中医不科学论,存药废医等各种说法甚嚣尘上,到了现在情况似乎也未容乐观。西医院熙熙攘攘,一些中医院门可罗雀,进去一瞧,用的医术还有一半的西方的。中医不中,诚可悲乎?潘教授呕心沥血,用纯粹的中国哲学来解读中医,证明中医。此举,有虽千万人吾往也的勇敢,或许也有一丝独孤无奈的落寞。就像湘江上想要招魂的屈子:魂魄归兮!魂魄归兮?

我认为中国古代数千年,有两样东西是大抵值得信赖的。一是给帝王看家护院的功夫,一是给帝王延年养生的医术。原因很简单,这都是非常直接的需要,是最高权力者最在乎的直接需求,也是苍生生命安全的保障。有需要自然有供给,所以不为良相就为良医,所以悬壶济世医者不求人,所以必然有无数聪明人在皓首穷经研制一个古方。我们的民族是如此漫长,文化是如此早熟,每朝每代又都有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期,和较大的人口基数(从概率上也容易出现天才),这些都给了中医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必要的土壤,凭什么会觉得我们的医学会没有东西呢?完全否认中医,差不多等于否认祖先拥有某项智慧,否认数千年无数代聪明脑袋的研究和积累——医术本来就是人类总结的治病方法而已,我们的总结自然有它的效果——几千年的经验就是证明。中医和西医也不是对立关系,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就相当于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区别。你可以觉得国际象棋更流行,规则更简洁,甚至会更有可能进入奥运会。但你因此就否定中国象棋蕴含的哲理,还有无数棋手心血凝聚的思维水准,无疑是可笑的。中医是中华民族治病养生的法宝,是民族的瑰宝,要真像“科学主义”者们说得那么一无是处,从直接逻辑上看就不通顺。

但好的中医越来越少,这也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个问题并不是中医本身,而是我们的教育和整个社会文化的被殖民化的问题——潘毅教授的书也提到了这个观点。现在整个国学最大的麻烦不再是被质疑,如果只是被质疑那还是好事,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被无视。从小到大,我们让孩子学英语、物理、化学,这些都很好。可是偏偏没有一门课,学点四书五经基础的东西,而这些东西却正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渊薮,当一棵树根基出了问题,你怎么能还要求它郁郁葱葱?一边因为文化隔阂不懂中医,一边却希望中医具有现代教育语境原理下的所谓有用,这叫缘木求鱼。不仅中医,整个国学都出现了好多啼笑皆非的故事:我们用前苏联的文艺理论解读宋朝的诗词,去谈论红楼梦的阶级性;用西方油画的派系谈论明清山水话的留白,去谈论朱耷秃鹫的后现代意识;用西洋拳击的简炼规则衡量中国功夫的擂台效能,这都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荒唐。只有在需要凝聚爱国情感的时候,才开始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吹嘘一下多少外国人在学武术,哪个国家开始允许中医,哪个国家办了中国的国画展。那不叫自信力,叫“他信力”。所以,当务之急,我们应该树立起基本的民族文化教育,去传播那些最简洁又最有意义的文化“元神”,比如稍微有些易经的常识,也不会把中医轻易的看成骗子。懂点基本的中国哲学,再去探讨中医包括其它国学的好和坏,才有了基本力度。了解才能谈论,这也是科学的态度,也是对文明的尊重。

当然,有一说一,中医理论里也并非不存局限。比如中医理论中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就不很清晰,这样或许能诞生高手,但也容易滋生骗子。而还原分析科学,它本来就是实证哲学下的严谨产物,第一步就是怀疑,然后能在实验室里多次重复并验证的事物,我们才认为他有效。西医也因此有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保障,而且清晰简练。虽然科学的形态不仅仅只有还原科学一种,中医也可能是主流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形态,但其在清晰度上应说还未做到位,老祖宗发明治病的法门时近现代科学还未诞生,它的智慧不能随便否定,但也肯定有不清晰甚至错误的成分,这一点没有什么好忌讳的。一味地用形式逻辑不太严谨的方式来说明在它指导下的“配方”多么有道理,有时近似于循环论证,在逻辑学上难说不存硬伤。我们不能够妄自菲薄,将数千年的智慧轻易扔掉,那是败家子。但也不能抱残守缺,让医学变成概念游戏或者爱国主义情感的荫佑物,那也是害人。医学必须有效,且慢慢地去神秘化,绝不能成为骗子、术士、神汉的舞台。至于哲学,它跟语言学有莫大关系,而朦胧性是语言学第一特性,所以过分往哲学靠也不好,医学最好能尽可能地告别朦胧。因为人命关天。该抛弃的抛弃,该整理的整理,该继承的继承。搞不清楚又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最好放一放,别去强行证明它有道理或者是垃圾,再搞好传统的哲学教育,这或许是中医重生的必经之路。而现代医学里的双盲测验、疗效跟踪,样本分析,效度和信度分析等,所有合理的科学手段都可慢慢地渗入中医里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潘教授主张当前的中医应该走内源性的“中医研究”为主,外源性的“研究中医”为辅之路,固然有他的专业背景考量,但中医对现代科学的内容可否吸收得更快些,而使民众的接受度提高呢?这也是我和潘毅教授略有不同的观点。不过,在西风压倒东风的这个时代里。潘教授的“寻根”,哪怕或存矫枉过正,都是一种正本清源。哪怕只能保住这千年智慧的吉光片羽,也是善莫大焉。

看了一周的书,越发觉得中医这东西就好像喝茶。“下者得其味,中者得其韵,而上者得其道”。道最难写,因为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《寻元神》偏偏写的是道。好在作者写得还算深入浅出,外行也看得懂几分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作者并没有悬空论道,而是把中医之道落实到中医理论的各知识点与临床实处,给临床以思维指引且得到不少临床医师的认同。所以在当当网的中医学类书籍排名里此书很靠前,可见德不孤。必有邻。嘲笑和讥讽也间或可闻。这样才对,《道德经》曰:“下士闻之,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”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oujibing.com/zhongyi/yangsheng/041610091H013.html

相关阅读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
等级:三级甲等
地区:北京市
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
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
等级:三级甲等
地区:北京市
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
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
等级:二级甲等
地区:黑龙江省
北京燕竹医院
北京燕竹医院
等级:二级甲等
地区:北京市